欢迎访问《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2024年, 第212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4-11-16
  

  • 全选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
  • 邬思源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 212(6): 1-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0911.2024.06.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坚决贯彻党中央精神,并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统一战线的重要观点,主要包括:提出加强统一战线与政协的重要思想,创立“大侨务”观念,提出少数民族共同繁荣富裕的观点,强调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提出对台工作的若干观点。在实践方面:以坚持党的领导下的“大统战”为统领开展统战工作;以“大侨务”观念推动侨务工作;发挥福建的独特优势,创造性开展对台工作。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统战思想及实践,体现出维护中央权威与地方创新相结合,立足长远、统筹兼顾宏阔的战略思维,重视调查研究、强烈的担当精神与深厚的人民情怀等特征。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关于统一战线的重要论述及实践基于福建统一战线实际,具有极强的创新性,大大推动了福建的统一战线工作。
  • 专题聚焦: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唐珏岚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 212(6): 16-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0911.2024.06.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所有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问题,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中国化的具体表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认识,提出一系列支持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创造出举世瞩目的中国经济奇迹。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营造有利于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制度政策环境。
  • 刘晖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 212(6): 26-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0911.2024.06.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推动制度建设,是促使制度优势转化为制度效能、实现治理效能提升的前提与基础。进入新时代,中国合作型政党政治的规则和政党制度体系更加成熟与定型,这一制度体系及其在政治参与、政策优化、增进共识、力量凝聚和政治稳定等方面作用的发挥,在中国政治生活中彰显出独特优势和治理效能,为实现“中国之治”贡献了宝贵的治理智慧。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政治参与机制为国家治理活动提供了参与平台,政策优化机制为协商治理提供了决策优化的路径,增进共识机制为国家治理共赢提供了认知基础,力量凝聚机制为国家治理合力提供了制度化力量,而政治稳定机制则为国家治理的规范化提供了重要保障。
  • 统一战线与中国式现代化
  • 王平, 施亚伟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 212(6): 39-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0911.2024.06.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考察统一战线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机理,客观上存在一个“全过程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中国式现代化”的链式赋能逻辑。首先,治理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选贤任能”“维护民利”“善谋善断”“善治善为”“有序纠偏”五大治理抓手。其次,统一战线作为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对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强大的赋能作用。它通过运用“五问”机制,即问贤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效于民,在统一战线领域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治理抓手逐一赋能。再次,为了进一步用好“五问”机制,统一战线也需要蓄能或“被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在统一战线领域践行“五民”工作路径,即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对统一战线的“五问”机制依次赋能。
  • 王远启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 212(6): 53-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0911.2024.06.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代化进程伴随着种种风险挑战。针对风险隐患的特点和产生原因,寻求高效适用的风险隐患治理模式,是平稳顺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需要。统一战线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治理中具有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防范化解前进道路上的重大风险隐患,需要发挥统一战线的独特优势和强大法宝作用。可依托统一战线的独特优势,构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工作机制:依托统一战线联系广泛、信息密集的优势,建立灵敏的风险隐患预警机制;围绕统一战线团结教育、政治引导的优势,构建有效的风险隐患消除机制;发挥统一战线包容性强、机制健全的优势,打造独特的国家安全维护机制。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运用统一战线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探索统一战线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的实践路径,切实增强统战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有助于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广泛力量支持。
  • 张伟军, 蒋锐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 212(6): 66-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0911.2024.06.0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地理空间复合构成的民族实体。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明确的文明向度。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文明向度,是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进程中,融入和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方位各领域协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成为引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民族实体。在政治文明方面,要推进新型大一统政治秩序建设,奠定中华民族共同体统一性的政治基础。在物质文明方面,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稳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各成员走向共同富裕。在精神文明方面,要推进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的现代文化建设,造就中华民族共同体新的文化载体。在社会文明方面,要增进全民族社会关系、社会行为理性化程度,构建现代社会规范体系,形成中华民族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体系。在生态文明方面,要以保护全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国土空间为重点,改善民族生存发展的生态空间,确保全民族永续可持续发展。在符号文明方面,要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话语体系建设,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具体符号建构、宣传和保护,向世界呈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美好形象。
  • 学术前沿与动态
  • 殷啸虎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 212(6): 81-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0911.2024.06.0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参政党能力建设是发展和完善新型政党制度的基本要求,是新时代参政党自身建设的重要方面。正确理解和把握参政党能力建设的内涵,应当从充分理解和把握其内在关联以及具体要求入手。新时代参政党能力建设的体系构成,是由参政党能力建设的性质与内涵所决定的,是参政党能力建设的性质与内涵的理论化、体系化,对于深入研究和探讨参政党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参政党能力建设的目标和路径,则需要回答如何通过参政党自身的能力建设,来进一步提升参政党的能力问题。这既是参政党能力建设的展现,更是新时代参政党自身建设所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
  • 李艳霞, 冷雪雁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 212(6): 96-1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0911.2024.06.0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突破对社会保障体系与国家认同的整全型认知,以国家认同和社会保障制度进行类型细分为主线构建分析框架,以“202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21)数据为资料进行实证分析表明,当代中国少数民族群体的社会保障满意度对该群体的理性赞同型国家认同具有支撑促进作用,但不能促进该群体的情感归属型国家认同;少数民族群体对“普惠型社会保障”的满意度对该群体的国家认同具有支撑作用,但少数民族群体对“救济型社会保障”的满意度对其国家认同不具有影响。实证分析结果在一定意义上回应了理论界关于少数民族群体社会保障满意度与国家认同关系的理论论争,可为少数民族社会保障政策实施过程中精准发力提供理论参考,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
  • 邢海燕, 张莹莹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 212(6): 114-1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0911.2024.06.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海归人才作为我国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着世界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具有国际视野,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力量,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然而,近年来我国遭遇西方经济制裁和技术封锁,部分高精尖产业发展深陷困境。在这种现实背景下,如何吸引更多海外留学人才回国效力,充分发挥他们的智力优势,助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从而实现我国国际人才红利,是当下亟待关注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以上海市的海归人才为个案,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设计,特别是探索运用数字民族志的方法,从宏观到微观,多维度、多视角地探讨影响海外人才回国抉择的主要因素,以及上海市海归人才政策的实施现状,并进一步探索上海人才高地建设的创新路径,为我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经验和依据。
  • 文化·历史·人物
  • 陈昌福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 212(6): 132-15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0911.2024.06.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近些年来陆续搜集到的资料,建构百年前上海致公堂在致公堂改堂为党进程中的基本史实,从而弥补了以往致公建党史研究中偏于北美(黄三德)、香港(陈炯明)之不足,并据此提出上海致公堂在致公建党史上是与北美、香港并列的“三大策源地之一”之说。
  • 青年学人论坛
  • 杨文军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 212(6): 151-1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0911.2024.06.1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年作为两岸融合发展的生力军,在两岸关系发展中扮演着日趋重要的角色。大陆出台的一系列惠台政策,成为引导促进两岸青年融合发展的重要推力;新媒体广泛应用于两岸青年融合发展实践,成为两岸青年融合发展的新特征,开辟了新渠道。目前,两岸青年教育融合、社区治理融合、创业就业融合以及民间信俗文化融合成为两岸青年融合发展的重要模式,深刻影响两岸青年融合发展的方向。本研究在此基础上,继续探讨两岸青年融合发展的空间、出现的问题及其相应举措,以期实现两岸青年融合发展的稳定性、连续性,为民族认同、国家统一奠定有益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