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2020年, 第0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0-05-01
  

  • 全选
    |
  •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 0(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栏:统一战线与国家治理
  • 顾华详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 0(5): 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科学系统的制度保障,夯实保障和促进民营经济实现规模、速度、质量、结构、效益、安全相统一的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优势,构建经济发展更为安全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实现赢得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发展目标.必须充分运用党中央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系列制度优势的力量,坚持引导民营企业善于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优势科学应对风险挑战,全面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系列制度措施.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引导其走好"两个健康"发展之路,勇于担当新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与重要职责,积极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充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 张璇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 0(5): 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综合检验,也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干部队伍的一次全面大考,尤其是基层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引起高度重视.身处疫情之中的湖北武汉基层社区,成为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的首位渠道和保障居民物质供应的前方阵地.面对公共危机事件,建立基层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评价方法,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树立全方位、全场景、全链条、全要素的"全周期管理"模式,自下而上从治理主体、治理模式、治理供给、治理力量彰显制度优势,努力探索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
  • 杨卫敏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 0(5): 16-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统一战线要画出最大同心圆,不仅取决于"包容的多样性半径"的大小,从根本上看还取决于"圆心"是否固守住、是否有足够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感召力.从世情、国情、党情、统情看,加强和改进党对统一战线领导有着内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新时代统一战线,本质上是党的重要领导方式,从现实来看是党执政兴国的战略资源和政治优势.要突出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事业领导,继承发扬党领导统一战线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并适应新时代的新变化,不断研究新的实现方式.要不断拓展、深化和完善大统战机制格局,压实党委领导统战工作的政治责任.
  • 苏云婷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 0(5): 23-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共同体是新时代统一战线研究和建设的重要视角.围绕着"联合谁,为谁联合,怎样联合"这一时代之问,承继历史、走向未来的统一战线需要明确新时代的工作范围、存在目的和联合方式,发展出共同体意识,以强基固本、扩大联合为基本着眼点,以包容差异、增进共识为大统战方针,以统战升级、统合思维为大战略引领.通过增强共同体意识,统一战线呈现出的共同体特质进一步凸显,以利益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为存在形式,在国家战略调整进程中实现自身功能升级和转换,聚焦协调处理好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统筹两个大局,贯通两个统一战线,协调两个梦想,助力两个共同体的构建.
  • 统一战线理论前沿问题
  • 刘晓潇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 0(5): 31-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马恩提出的原则性设想,统一战线思想虽然直接来源于西方,却并没有在西方文化语境下获得成功,反而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成长、成熟,这主要基于统一战线思想根基与中华文化底质的一致性和传承性.也就是说,统一战线思想更符合中华文化的思维逻辑、伦理精神与价值导向,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可以在中西文化基本构成要素的比较中得到确证.
  • 新型政党制度
  • 刘经纬;郝佳婧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 0(5): 35-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战略任务.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利益、实质、成效、模式等方面对西方政党制度做出了超越,充分彰显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卓越优势.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切实保障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了人民民主,保障了国家的高效治理,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建立了世界政治实践的新模式,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成功典范,开创了人类政治文明新纪元,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理论与实践提供了借鉴蓝本,为世界政治文明贡献了中国智慧.
  • 统战各领域理论与实践
  • 蒋连华;刘霁雯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 0(5): 43-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课程建设,是社会主义学院(以下简称社院)课程建设的核心;提高政治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社会主义学院课程建设努力的方向.在社院政治理论课程设置中,需要按照参训身份设计课程,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目前,课程涵盖的社院主体班次充分体现了"社院姓社"的教学宗旨,学员对课程的培训效果也持积极肯定的态度,但是课程内容的安排和考核形式还不能完全适应学员要求,未来需要进一步创新课程的教学方法和班级的组织形式,完善课程的教学布局以及加强社院教师队伍的建设.
  • 刘自勋;张卫刚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 0(5): 5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上海交通大学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走访,对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群体特征和基层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深入了解,查找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分析了问题的成因,提出加强和改进党外知识分子思政工作的几点思考.
  • 郭祥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 0(5): 57-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总体史认识重庆谈判,首先,既要看到美、苏对国民党的支持和认可,又要看到美国支持政策的有限性和苏联对华政策的双轨性;其次,必须看到中共利益诉求的多样性、系统性,而不能孤立看待某一项利益诉求;再者,要从"长时段"上看到,"岿然不动的战略定力"和"灵活的革命的现实主义"是中共统战艺术的圭臬,是中共成功的深层结构性因素.总体史视域下,重庆谈判不是联合政府口号在其推进过程中的一次政治挫折,而是中共统战艺术的一次成功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