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2011年, 第0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1-05-01
  

  • 全选
    |
  •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 0(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统一战线理论前沿问题
  • 余源培;肖存良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 0(5): 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统一战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包容性政治.它经历了从党的战略到政党制度再到巩固政治体系的发展阶段,在完成前后相继的历史任务中具有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现和构建和谐社会,要求进一步发挥统一战线包容性政治的开放性和协调性.正确和充分发挥具有中国特色包容性政治的作用,要求处理好包容性与共产党的领导性、包容性与统一性、包容性与原则性、包容性与思维创新、包容性与政治模式之间的诸种关系.
  • 张癸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 0(5): 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孙中山编撰的《建国方略》,从心理建设、物质建设、社会建设三个方面完整地阐述了实现中国现代化的伟大理想和实施方案.孙中山《建国方略》的伟大构想,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宝贵思想财富,并正在为迅速崛起的中国所实现和超越.孙中山《建国方略》对于今天中国和平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启迪意义.
  • 熊必军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 0(5): 13-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多元、分化的社会结构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一方面,随着社会分工或分化程度的提高,社会整合力增强,个体的存在和发展受社会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个性的发展,尤其是主体意识的增强,使个体人更加试图摆脱社会的压力,追求愈来愈大的自由活动空间和行动上的更大的自主性.这两种力量的强化,必然使两者整合协调的难度增大.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如何促进社会各个阶层的有效整合,推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当代中国的社会选择问题就成为了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必须关注的一个现实和理论问题.
  • 徐祖荣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 0(5): 16-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社会结构与利益多元时代,政协不仅成为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重要渠道,而且还将成为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的政治舞台.加强政协自身建设是一项涉及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界别、政协委员、政协机关在内的“四位一体”的基础性、系统性工程.政协委员是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主体.政协委员的素质决定了政协组织的形象.政协委员的水平决定了政协工作的质量.我们应从发展协商民主、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的新高度,进一步规范完善政协委员遴选机制,优化政协委员队伍结构,改进提升界别功能,以促进政协整个机体的健康发展,全面提高政协履行职能的水平.
  • 多党合作理论与实践
  • 黄福寿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 0(5): 2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民革的孕育和产生,都与宋庆龄的革命活动有着密切联系.以宋庆龄为代表的中国国民党左派,坚持国民党“一大”确定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始终和中国共产党人站在一起,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宋庆龄是国民党左派和爱国民主派的杰出代表,是民革创建时的一面旗帜,对民革的孕育和产生起了重要的作用.
  • 高庆迁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 0(5): 25-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中的参政党——各民主党派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良性的政治互动关系,分析多党合作制度的特征.文中运用政治学理论,从信任性政治合作,实现良性政治互动;合法性制度建设,政治互动的支撑;有效性程序规制,政治互动的递进这三个角度,研究中国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阐述我国参政党形成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 冉小平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 0(5): 31-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自成立以来,党际关系在曲折中不断发展.实践证明,恪守党际关系四项原则,正确处理国家关系与党际关系,始终保持共产党自身的先进性以及超越意识形态等等,是党际关系健康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必然选择.其中,党际关系和谐又是贯穿90年党际交往的一条主线,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关键所在.
  • 储桃红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 0(5): 36-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回顾党的光辉岁月,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业绩.追根溯源,这些伟大的成就背后,有很多经验是我们克敌制胜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当今,重温党的历史,总结这些基本经验,对于我们应对目前新形势、新问题,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有着重要意义.
  • 统战各领域专题研究
  • 陈文佳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 0(5): 4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历史可以看出:自鸦片战争以来,一大批具有旅外经历的有识之士以及其中的先进分子历经千辛万苦,以各种形式和途径一次又一次到海外去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敢于对中国的社会制度和文化思想进行反思,在“救亡图强”的道路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其精神难能可贵.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等诸多原因,“救亡图强”的探索均以失败告终.他们的积极求索虽然未能改变中国社会和民众的悲惨命运,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并为之创造了诸多有利条件.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为中国共产党的筹备建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李晓艳;张广鑫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 0(5): 43-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大课题.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必须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服务党的中心工作,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统一战线具有做好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成功实践.新形势新任务赋予了统一战线群众工作新的内涵,带来了新的挑战,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理论问题亟待深入研究,以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
  • 祁程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 0(5): 48-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辛亥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一个内在生长点.大多数共产党创始人都受过辛亥革命的思想洗礼和深刻影响,由民主主义者逐步向共产主义者转变,作为革命力量的继续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从这个生长因子入手,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买产党在近代中国社会这个母体中的成型脉络.由此得以更为深透地揭示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 孙泽学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 0(5): 52-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辛亥革命作为一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创民主共和新局面,成为近代中国崛起的起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各民主党派以不同形式来纪念辛亥革命:一是积极参与国家举办的大型纪念活动;二是组织座谈会、研讨会;三是发表文章、出版文集及举办书画展览等.通过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不断强化着民主党派对辛亥革命和孙中山先生的记忆.
  • 尚苑论坛
  • 马韫芳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 0(5): 59-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解放初期的上海百废待举.当时,人们的思想十分复杂混乱,尤其是工商界人士心情紧张,统战部面临这样严峻的形势,开展了紧迫而又艰巨的统战工作.陈毅市长十分重视统战工作,他提出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克服面临的种种困难.陈毅市长和潘汉年副市长利用各种时间和不同场合做党外人士的思想工作和团结工作.统战干部要多方面交朋友,交真心朋友,交挚友诤友,化解矛盾,增进团结.他们两位就是我们统战干部的榜样.
  • 殷之俊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 0(5): 62-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存在有若干处白壁微瑕.主要问题是数据计算错误、历史日期误植、文献名称引述疏漏,以及有关重要制度表述有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