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2007年, 第0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7-05-01
  

  • 全选
    |
  •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 0(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参政党建设研究
  • 吴幼英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 0(5): 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搞好政治交接是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一个内在要求,是贯彻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关系到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和发展方向,关系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坚持和完善,关系到统一战线事业的长远发展.坚持党的领导,搞好政治交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道路.
  • 中华文化研究
  • 张颖;顾行超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 0(5): 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中华文化的宝藏中,传统和合思想以其独特的风采与神奇的魅力,被全民族普遍认同并接受.它作为中华文化思想之精髓,展现中华儿女的执著追求;它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财富,体现中华文化的首要价值;它与中华民族凝聚力有着紧密的相互推进作用;弘扬这一思想,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 斯热文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 0(5): 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强大的文化支撑.统一战线要争取人心,汇聚力量,就要大力弘扬民族文化.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自身的特点和精神内涵.繁荣和发展草原文化具有深远意义.
  • 解永强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 0(5): 14-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认为和谐文化中包含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思想,能促进中华民族对其成员的吸引力、中华民族各民族成员之间的亲和力、各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的向心力,从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 贺朝霞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 0(5): 18-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华"和合"文化是中华文化人文精神的精髓,这种文化强调事物是不同因素的相异相成和紧密凝聚,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辩证思想和系统观念,体现了客观事物存在的多样性和多样事物的统一性.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21世纪我国大力提倡的现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中华"和合"文化具有某种契合关系.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华"和合"文化现代意义的体现.因此,科学理解和正确发掘中华"和合"文化,充分汲取和吸收其中的有益成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任世红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 0(5): 22-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和谐是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本质要求和发展目标.统一战线的和谐离不开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和谐文化为统一战线的和谐提供思想基础、精神动力、道德支撑和人文环境,是促进统战和谐的重要条件.和而不同是和谐文化的精髓,也是统战和谐的最高境界,和谐文化与和谐统一战线在价值取向、目标追求以及原则方法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建设和谐统一战线,要在广大统一战线成员中大力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在尊重差异中扩大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共识,扩大团结面,增强凝聚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建设和谐统一战线,要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统一战线成员的思想,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统一战线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 政党理论研究
  • 齐卫平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 0(5): 28-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协商民主是一种重要的形式.发展协商民主,是当代中国进步和发展的时代要求.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作为协商民主的制度化形式,其价值在于它对党和国家重大决策的作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充分发挥协商民主形式的作用方面,有着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平台.从制度界面深入研究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在发展协商民主中的现实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殷啸虎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 0(5): 33-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的社会阶层作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浪潮中形成和发展壮大的社会阶层,已经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我们在保障新的社会阶层经济参与的同时,如何通过各种途径,保障和推进新的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实现他们的政治利益,满足他们的政治诉求,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我国现阶段的新的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实现新的社会阶层有序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是如何实现这种政治参与的"有序化",即如何从制度上和实际操作上保证这种政治参与的有序性,关键是解决如何在现有体制框架内,不断提升新的社会阶层的参与意识,拓展新的社会阶层的参与途径,健全新的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各项制度,并通过新的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组织化途径,实现新的社会阶层有序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目的.
  • 林芳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 0(5): 38-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6年的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后,中央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中指出:民主党派可根据自身特点,开展有代表性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工作.这是新世纪新阶段赋予民主党派的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开展这项工作,民主党派有历史渊源,有政策可依据,有明显特色,有创新榜样可借鉴.这也是民主党派促进自身发展的有利契机,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内容.当然在开展工作时,不能一哄而起、降格以求,而是要特色与适度相结合,发展与培养相结合.
  • 民族宗教问题研究
  • 王宏刚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 0(5): 43-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时期党的统战工作的内涵更加广大,其形式也更加丰富与多样.充分发挥群众团体的社会功能,是使党的统战工作落实到基层的重要方面.本文以上海郊区3个村子近年因民间信仰复兴而出现的自发性信众团体的活动现状的个案分析,考察民间香客团体与体制内宗教团体的互动关系,对加强民间宗教团体统战工作提出相关思考与3条建议.
  • 蒋连华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 0(5): 51-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促使越来越多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城乡少数民族,伴随着人口流动的步伐进入少数民族散居城市社区,使得一些城市社区的民族成分和文化种类迅速增加,客观上出现了由多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多民族社区.这种多民族社区与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民族社区",在内涵、外延以及类型上都有较大差别,给我国少数民族散居城市社区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就少数民族散居城市多民族社区的形成及其特点进行探讨,提出构建和谐文化是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散居城市多民族社区建设的关键.
  • 统战论坛
  • 李中连;方秋明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 0(5): 55-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仁慈和正义一直是各个时代思想家们思考的问题.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把它们视为两种最基本的美德,一个是自然普遍的情感美德,一个是人为的美德,由此发展出一种比较成熟和全面的理论,为现代社会道德和法治思想原则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现代和谐社会的建构提供了蓝本.
  • 吴志红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 0(5): 59-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统战工作中注重与对象的情感交流,是我党统一战线工作的优良传统.在当前统战工作社会化趋势下,情感交流对于"以人为本"地开展统战工作,强化统一战线的凝聚力,发挥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当前统战工作中"情感交流"的作用、特点和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 统战教育培训
  • 盛雪光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 0(5): 62-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会主义学院作为统一战线的人才培养基地、理论研究基地、方针政策宣传基地,要在统一战线教育培训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就需要进一步创新内容,不断改进培训工作的方式方法,优化各种资源,拓宽工作渠道以提高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
  • 高照永;桂琳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 0(5): 64-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